專項資金審計區別于傳統的財政資金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。其資金性質具備資產范圍窄、來源方式單一化、資金流向有針對性等特性,從而導致專項資金審計政策強、專業要求高、數據處理量大等難點。那么,審計人員在開展專項資金審計的時候,主要會從哪些方面出發呢?
一、從政策方面出發,明確專項資金審計框架結構
1、以“專業”入手,深入了解專項資金。專項資金審計理應以資金達成的社會經濟效益為著力點,從資金的政策性講解出發,梳理資產的應用目的。
2、從“制度”出發,確認專項資金框架結構。專項資金審計無法攻克專項資金管理制度。一般來說,專項資金遵循兩種制度。一是資產歸類統一制度,即財政資金按資金性質歸類;二是專項資金管理制度,即專項資金的具體化管理條例。專項資金的應用理應在這兩種制度的框架結構內開展,不可以短缺、占用、挪用。
二、從數據防線出發,明確專項資金使用效益
1、深入分析財政專項資金流向,探究資產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。由于專項資金來源相對單一化,且大部分資金來自上級專項項目,在審計過程中,財政專項資金的審計往往從資金性質出發。一是風險資金的財務管理,注意資金是否需要專戶管理,是否需要設立專戶。對于專戶管理的資金,要注意資金余額的處理和存款銀行的本息結算;二是深入分析資金來源,關注專項資金來源和同級配套情況,根據專項資金法律法規,審查需要配套地方財政資金的專項資金,注意財政資金配套不到位;三是深入分析資金的撥付,關注資金上線撥付時間,審查財政資金上線,撥付不及時的情形,關注資金撥付流向,審查財政資金空轉進入大財政,形成平衡當地財政預算的情形,關注未上線資金情況,審查截留專項資金的情形。
2、部門專項資金數據統計分析,探究政策實施不到位的問題。專項資金的流向方式相對單一化,末端數據往往可以直接反應專項資金的應用效益。但末端數據量大,通常需要專門的取數及計算機大數據輔助深入分析,可能需要跨部門數據聯合深入分析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專項資金審計主要從哪些方面出發”的相關介紹了。只有從上述描述的方面中出發,審計人員才能在專項資金審計中客觀、公正、真實地反映資金收支的全貌。
【 北京智隆財務 : http://www.icaci2018.org】提供審計、評估、驗資、墊資、造價、節稅、高新代理、知識產權代理、高新專項審計、高新認定代辦、高新補貼代辦、高新企業遷移等全方位企業運營中各項問題的專業企業服務
【 服務區域: 】智隆集團總公司位于北京,分支機構涵蓋天津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、武漢、昆明、長沙、南京、河北等30+城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