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隆財務有著多年審計實戰工作經驗,國有企業及民非企業的領導或法人的離任審計相對較多,因此智隆基本講述的都是實踐性的東西,理論性的相對比較少,理論網上一搜一大把,所以也別拿網上這些理論來對應智隆所述,實際經驗和理論并不相匹配。
許多企業,包括一些做審計的同仁會有這樣一個疑問:“離任審計有必要做嗎?”
那么為何如此懷疑呢?在實踐中,許多離任審計的效果很差,報告一點營養都沒有!因為大多是因為公司規定:有些崗位人員離職要做離崗審計。
很多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,都會請一些事務所的外部審計師來做離任審計,報告看上去很專業,即使是在企業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內審師,沒有豐富得實戰經驗,也不見得做得出一份好的離任審計報告。
離職審計要不要做?如何做才稱之為好?
智隆今日答:當然要做!那怎么做,才是一份好的離職審計報告?
一、通過離任審計達到想要的目的
離任審計分為兩類,一是辭職,一是轉崗。
對辭職的,進行離任審計是為了讓在崗人員看到,同時也有可能是存在舞弊情況;
要轉崗,是要看所具備的能力是否足夠,是否能夠勝任新的職位
兩者都可以起到警醒作用。
離任審計更接近于鑒證業務,而非審查和評估活動。
另外,在離任審計過程中也能發現舞弊問題,智隆曾為一家公司高管轉崗做離任審計,中間卻發現了舞弊,原本的轉職升官后審計變成了離職審計。
二、離任審計對象
不講國企和上市公司的強制規定,單說普通企業,或民非企業,基本都要求對公司總經理、部門領導或法人進行離任審計,大多數都是高管,卻未意識到缺一個“關鍵崗位”的離任審計。
財務出納,營銷總監,策劃部主管,采購總監,或者是某項采購的主管。這幾個重要的崗位,可以是一般的職員,也可以是部門經理。
因此,在制定離任審計對象時,不能只看大領導,更要看小員工。有一些關鍵崗位非常重要,舞弊風險也很大,另一方面,越大的領導越難發現問題,就越不容易取得成效。、如何進行離崗審計——各崗位都要做什么。
三、在審計內容上,不同的職位要有聯系,一定要結合實際去做
不論職位,都要檢查以下內容:
①歷年目標責任書或工作計劃完成情況;
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,過于籠統,要求審計人員選擇追溯性內容;
③同事關系和合作情況;
④上級對下屬的評價;
⑤未遂事項和移交;
⑥本人的開支及物品領取;
⑦其個人職權范圍內的決策內容:包括合同,企業執行,重大支出及決策批準。
四、不同崗位人員的離任審計
1.公司或部門主管。
①分析部門績效考核,最好分析三年以上;
②看團隊建設:人員流失情況,最好近兩年,并進行員工評估;
③部門預算控制,近三年來,有無超支;
④個人決策,批準各種合同或費用,抽樣檢查是否有問題;
⑤有多少次在部門內部受到獎勵,特別是在欺詐類別;
⑦上下游部門對該部門或公司的評估;
⑧對公司的總體利潤、市場份額、公司規模、資產安全管理、收益增長、成本控制、內部制度建設等進行了評估。有些人可能認為這個條款太籠統了,我們可以從中挑出一到兩個細節,然后和小組中的其他公司比較。好或壞自分!
2.財務崗位。
財務部的離任審計對象,有時是小型出納,有時是財務經理。參與前一條的財務負責人。
①必須進行現金盤點,并清點銀行存款。
②開展印章管理、票據管理評價及移交程序;
③與其他公司的稅務籌劃行為相比;
④一定要參與移交程序,對各種類型的資料進行盤點,看賬務是否完成,如涉及賬外錢財,更要理清;
⑤確保接管人明白一切。
3.采購崗位。
①對近期采購活動進行抽查,進行程序和實質性檢驗;
②對比他人的采購活動,了解該人采購內容的成本控制;
③電話咨詢最近采購事項中的供應商,特別是未中標的投標單位,就未中標原因和可能出現的舞弊問題進行咨詢;
④咨詢使用部門,評估采購內容是否符合要求,以及評價如何?
智隆提示:不要把離任審計當作形式,在其中可以擴展的東西有很多。離任審計最大的缺點是:審計對象已經離開,由他手下或自己的朋友接任,還有老下屬不愿意多提他的問題,因此,審計深度普遍不夠。
【 北京智隆財務 : http://www.icaci2018.org】提供審計、評估、驗資、墊資、造價、節稅、高新代理、知識產權代理、高新專項審計、高新認定代辦、高新補貼代辦、高新企業遷移等全方位企業運營中各項問題的專業企業服務
【 服務區域: 】智隆集團總公司位于北京,分支機構涵蓋天津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杭州、武漢、昆明、長沙、南京、河北等30+城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